“新基建”:发力科技端,支撑“稳增长
3月4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,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。会议上强调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。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、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,加快5G网络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。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。
从高层的多次部署,到资本市场的资金热捧,近期最受舆论关注的概念之一莫过于“新基建”。
那么,新基建究竟“新”在哪里?与传统基建有什么区别?新基建为何获得官方高度重视?新基建是否能支撑起“稳增长”的重任?凡此种种,都值得深入探讨。
事实上,“新基建”并不是一个新概念,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等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”的定位。
图1.“新基建”七大领域示意图
(1)最内核是为数字、信息经济的六大支柱——即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区块链——提供基础设施,如5G基站、IDC数据中心等;
(2)第二层次是电子化、智能化改造现有城市的传统基建设施,如智慧城市、智慧交通等等项目;
(3)第三层次是在城市中发展新能源、新材料的配套应用设施,例如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支持的充电桩、光伏、垃圾发电等;
(4)第四层次也是最外层,更多是补短板基建,如科技园区的开发、连接城市群内部的城际高速铁、轻轨等。
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经济的背景下,启动新一轮基建有助于稳增长、稳就业,释放国内经济增长潜力。新基建的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五点:
(1)技术迭代。
(2)“软”“硬”兼备。硬件与软件完美的连接代表其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。
(3)协同融合。新技术推动现代通信网络集感知、传输、存储、计算、处理于一体,更加具有协同性、融合性。
(4)价值赋能。可以对工业、农业、交通、能源、医疗等垂直行业赋予更多、更大的发展动能、势能,产生明显的催化、倍增和叠加效应,其渗透范围更广、程度更深。
(5)投资多元。新基建市场化运作程度高,投资主体、投资模式多元,市场、企业为主体。
疫情期间,远程办公、在线教育等板块持续火热,其他行业也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开始思考数字化转型。激增的线上业务需求,对中国的通信网络、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从中长期看,中国企业上“云”、数字化的趋势不可逆转,经过此次疫情,预计进度还将加快。5G、工业互联网、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基础设施,在技术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,做到适度超前是可行的。通过基础设施带动应用繁荣,生态健全后继续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,形成良性的闭环。尤其是在当前大国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,加大对新基建领域的投入,还有助于缩窄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。
从政策背景来看,新基建实施将更偏重于“稳”,实施过程将更加精耕细作,粗放式大干快上再无可能。自2018 年7 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“六稳”以来,纵观近两年高层会议,“六稳”贯穿始终,新基建作为稳投资的重要方面,在其他拉动因素受到冲击时,或将进一步加速发挥“稳定器”作用。新型基础设施是对传统基建的扩展,兼顾了稳增长和促创新双重任务。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通讯、计算机和电子等相关行业产品需求。这些新型基础设施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,同时也能激发更多新增需求。
新基建之“新”,不只体现在投资领域,也要体现政府投资形式的创新。以往地方政府热衷于盲目上项目、铺摊子,导致产能过剩和“空城”现象。未来,随着旧基建投资效率下降,新基建要更关注投资的效益,短期致力于扩大需求、稳增长、稳就业,长期则旨在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,提升长期竞争力。
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认为,从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现实需要来看,国家、市场如此重视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,一方面是因为当今世界主要国家间的经济竞争,越来越集中于对重要产业的技术标准和产业主导权的争夺;另一方面也由于自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,全球有实力的参与主体一直致力于寻找强劲的内生性驱动力,以摆脱“萧条经济学”的阴霾。而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,结合大规模的应用场景和深度的消费潜力,有望培育出新的超长产业链,引领经济实现新旧增长动能的转换。
图2. 5G 产业链视图与结构
图3.科技新基建全产业链视图
总体而言,因中国经济在2020 年开局之时突遭疫情冲击,确保今年经济目标实现需要加码基建投资,特别是代表经济发展方向,从长远看又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新基建。
编稿:张凤英 曹雪琦
审核:朱玉
► 普惠金融保民生 科技助力“抗疫战”——蚂蚁金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报告